在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考试中,一般都会分为笔试和面试进行。大多数小伙伴们应该都较为了解笔试的考查题型,大部分以考查客观题为主,有些考试还包括主观题,其中客观题又包括单选题、多选题、不定项选择题、名词解释,主观题有简答题和论述题。可能大家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不是特别能区分开来,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两种题型的区别,并以一道论述题为例,带领大家进行题目、解题思路的分析以及题目的作答。
何为简答?就是简要地回答;何为论述?就是论证和简述,所以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:论述比简答多一层“分析”,即论述是在简答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。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,将答案的重点突出回答即可,而论述题就是在简答题的基础上,将重点加以论述或举例说明,最后概括。
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道论述题。
题目:一侧胸腔均为实变影,应考虑哪几种疾病的可能?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?
1.题目分析
(1)审题:题目总共有两问。同学们在作答时注意一一作答。
(2)抓住关键词:
①“哪几种”“哪几方面”。针对于题目中“几个/几种/几方面”,我们在作答时至少作答两条以上内容。
②题眼:“一侧、均为、密实、鉴别”。这类字眼是我们在读题时可以勾画出来的内容,注意是一侧而不是两侧,是均匀不是不均匀,密实影而不是透亮影,鉴别点要清楚具有说服性,注意到这些我们才能够进行下一步。
2.解题思路
首先“胸腔”属于呼吸系统,作答内容可以先定位到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点。其次,要确定“实变影”是疾病导致,所以答题时要从疾病入手。最后回想相关知识点正常胸腔影像、胸部相关疾病等,整理大致框架,且最终展开进行作答。
3.知识联想
正常胸腔影像:(1)两侧胸廓对称;(2)双侧的肺纹理清晰可见,以肺门为中心,放射状分布;(3)两侧肺实质透过度好,没有异常的密度影,两侧气管以及支气管走行正常;(4)两侧的肺门大小、形态正常,没有异常的密度影;(5)纵隔/横膈位置、形态正常;(6)肋膈角锐利、清晰可见。
出现异常实变影的原因:正常胸腔内为气体呈透亮影,如果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炎症、水肿、出血等病理组织取代可产生片状阴影,如肺实变、胸腔积液;纤维化病变(肺硬变)可见纤维化以索条状影,密度增高;肺不张及肺部发育不全,导致胸腔萎缩,密度增高;由于炎性疾病等导致的胸膜增厚粘连,密度同样会增高。
疾病的鉴别点可以从胸腔的正常表现入手,如胸廓大小、两侧气管及支气管有无异常、肺门大小、纵隔/横膈位置等几方面进行相关鉴别。
4.整理框架,具体作答
答案:
一侧胸腔均为实变影可考虑为以下几种疾病:一侧大量胸腔积液、一侧肺实变、一侧肺不张、一侧胸膜肥厚粘连、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、一侧性肺硬变(肺部纤维化)等。
(1)一侧大量胸腔积液:由于炎性疾病等导致的积液密度增高影,取代肺部气体透亮影,密度均匀。积液上缘达到第2肋前端以上,肋间隙增宽,横膈下降,纵隔向健侧移位。
(2)一侧肺实变: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炎症、水肿、出血等病理组织取代可产生片状阴影,边缘模糊,通常肺部体积不会发生变化。
(3)一侧肺不张/肺发育不全:肺体积缩小,横膈位置上移,纵隔向患侧移位。
(4)一侧胸膜肥厚粘连:由于胸部炎症或者胸腔积液,经过治疗或自然吸收后在胸膜上留下的痕迹,肺部体积缩小,横膈上升,纵隔向患侧移位。
(5)一侧性肺硬变(肺部纤维化):以索条状影较常见,胸廓塌陷(广泛纤维化),纵隔向患侧移位,肺门被牵拉移位。
鉴别要点:横膈/纵隔的位置、胸廓的大小、肺门位置、肋间隙、有无支气管气象、主支气管是否通畅以及其他临床资料等。
一侧大量胸腔积液 | 一侧肺实变 | 一侧肺不张 | 一侧胸膜肥厚粘连 | 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 | 一侧性肺硬变(肺部纤维化) | |
胸廓的大小 | 增大 | 一般不变 | 变小 | 变小 | 变小 | 变小 |
横膈 | 下降 | 不变 | 上升 | 膈肌平直 | 上升 | 上升 |
纵隔 | 向健侧移位 | 不变 | 向患侧移位 | 向患侧移位 | 向患侧移位 | 向患侧移位 |
肋间隙 | 增宽 | 不变 | 缩小 | 缩小 | 缩小 | 缩小 |
有无支气管气象 | 无 | 有 | 无 | 无 | 无 | 无 |
以上便是对于论述题整体的分析及作答,我们在做这类型题目时一定要注意“审清题干、分析题意、整理框架、详细作答”,并且注意在作答时条理一定要清晰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。
欢迎关注陕西医疗卫生考试栏目,及时掌握各大医院招聘信息!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